罗新慧 著
《周代的信仰:天、帝、祖先》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3年3月
ISBN:978-7-5732-0570-4
一、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传世文献、两周金文资料、战国简帛材料,描绘西周、春秋、战国每一时代宗教信仰的基本内容、整体面貌。在此基础上分条析理——由商到西周、历春秋战国而至“大一统”国家建立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信仰领域的变化,探讨天、帝、祖先对于两周政治文化的影响,考察天、帝、祖先崇拜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并指出商、周时期的祖先崇拜对于华夏共同祖先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编 传统的形成:西周时期的信仰
第一章 天与天命
第一节 殷周之际的“天”
第二节 天命与西周国家
一、天命与周人立国
二、周王的神性:“天子”与“配天”
第三节 天与至上神
一、天的神性
二、天:至上神
三、祭祀于天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周人的上帝
第一节 周人对于商“帝”的改造
第二节 帝的神性以及帝人关系
一、帝的神性
二、帝臣与帝廷
三、帝与人的关系:祭祀上帝
第三节 帝与宗祖神
一、帝与后稷
二、祖考之称前附有“帝”字
第四节 帝是否为至上神
一、商人的帝是至上神?
二、周人的帝与至上神
第五节 帝与天的异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帅型祖考”与祖先崇拜
第一节 西周时人祭祀祖先的系统
一、商人的祭祖系统
二、西周早期的祭祖范围
三、周人祭祀中的旁系祖先
附:略论西周早期商遗民的祭祖系统
四、西周中期以来周人祭祖范围的变化
五、余论:西周文献中不见祭祀公亶父之前先祖
第二节 赞颂与缅怀:祖先与生者的一般性关系
第三节 祖先的神性
一、商周祖先神性比较
二、周人祖先的神力
第四节 “帅型祖考”和“内得于己”——周代先祖之“德”及其影响
一、德之源:“上帝降德”与“祖考之德”
二、“仪刑文王”与文王之德
三、“为民之极”:“自我”的凸显与成德路径的转换
四、余论
本章小结
本编小结
第二编 波动与变迁:春秋时期的信仰
第四章 春秋时期天与天命观念的演变
第一节 王权的余威
第二节 天与天命
一、天的崇高性
二、天命属周?
三、天命:从天子到诸侯
四、天命论的发展与衍变
第三节 天的神性
一、“天有五义”
二、天的神力
三、天廷与天神
四、祭天与告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帝与帝命
第一节 帝之命
第二节 帝的神力与祭祀上帝
一、上帝的神力
二、帝廷当中的至上神
三、祭祀上帝
第三节 帝与人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祖先崇拜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春秋时期祭祀祖先的范围
一、合祭以及祭祀远祖
二、春秋时期的“选祭”
三、春秋时期的“逆祀”
四、余论
第二节 祖先崇拜的演变
一、从作器者的自我称谓看祖先崇拜的变化
二、从作器者的自我描绘看祖先崇拜的演变
三、从“喜侃前文人”到“以乐其身”:祖先崇拜的演化
第三节 祖先崇拜依然盛行
一、礼与敬:祖先神灵与生者的关系
二、祖先的神性与春秋时人所设想的“彼岸”世界
三、创造祖先与神化祖先:华夏共同祖先意识的萌生
本章小结
本编小结
第三编 大一统背景之下的战国信仰
第七章 “天”与“天命”的沉浮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王权
第二节 天命观的演变
附论:诸子天论
第三节 天的神圣性与祭天礼典
一、神圣的皇天与祭天之礼:礼学家的规划
二、天的神力
三、天之臣属
第四节 “配天”和“天人感应”观念的兴起
一、配天的含义
二、“天人感应”观念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上帝与五帝
第一节 上帝的神性与祭祀上帝
一、帝命
二、上帝的神性
三、帝臣与帝廷的变化
四、祭祀上帝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五帝观念
一、五帝观念的兴起
二、秦人的五帝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礼敬祖先
第一节 “报本反始”:祖先的崇高性
第二节 祭祀祖先的范围
一、几种卜筮祭祷简所显示的祭祀祖先系统
二、“五世先祖”与祭祖范围
第三节 祖先的神力
本章小结
本编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三、《周代的信仰:天、帝、祖先》序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别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由此而关注、研究和探讨身心性命之学。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智者提出天道、人道之事,汉儒或笃信“天副人数”、天人感应,宋儒则讲“天理”,认为道德规范由天理决定,明儒王阳明则强调个人的心性当与天通达,清儒阮元撰《性命古训》,从文献学的角度提出“性命皆由天道而出”(《揅经室集·性命古训》)的论断。现代学问家傅斯年《“性命古训”辨正》一书继续阮元的研究,开启用周代金文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研究之途。郭沫若则以历史发展的观念为基础考察先秦天道观的变迁。天命观念之所以引起历代学者的浓厚兴趣,正是由于它在传统文化中位置极其重要的缘故。
除了笃信天命以外,服膺权威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这对于统一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思想和意志有着极大作用。过去在一般人家的中堂多供奉牌位,上书“天地君亲师”,概括了人们最为尊奉的权威。这权威大而言之,主要有二,一是天命;二是祖宗。先秦时期对于祖先的敬奉源远流长。敬奉祖先这一观念的核心就是对于宗族、家族传统的继承。周代礼乐文明中,尤重尊祖敬宗,强调“帅型祖考之德”。
尊天敬祖是塑造周代文明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周代的历史发展中,它被不断地过滤、提炼和演化,通过制度的保障和政治家们以及哲人的宣示,其潜在的功能与影响被发掘放大,使其成为笼罩在周代社会上的神圣之光、社会各阶层人们精神世界的依托与慰藉。周代的天命观念突破了邦国、氏族的界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凝取起社会各族、各阶层人们的精神。这种共同的信仰使全社会的人们有了共同的归属意识,有了时代文明自觉与自信,奠定了周代文明的基础,在漫长历史时段中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走向。尊天敬祖的观念,不仅为周代社会提供了道德伦理和心理行为的依据,而且,经过不断的改造、丰富与锻铸,还影响着整个古代中国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由于时代和材料的局限,对于周代天命观念的起源及其形成问题以及祖先崇拜的全面考察,尚无综合的研究成果出现。专家之论虽时有精义在,但缺乏整体性的考察、全景式的展现,读相关论著,时有见树而不知林的感觉。罗新慧教授的这部大书着意于弥补前人相关研究在这方面的缺憾,书中详细缕析了八百年之久的周代信仰世界的变迁,探究了作为当时信仰世界核心的天、帝及祖先观念的特点和影响。对于此一问题以高瞻远瞩的审视进行规模宏大的论析,为以往的论著所罕见。若论此书的特色,这当是其一。
周代信仰世界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以各种形式渗透、融汇于现实世界的政治、制度、文化之中。信仰世界既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又是影响现实世界的重要力量。若以王朝历时计,周是古代中国延续最长的一个朝代。这个漫长时段是中国传统制度与文化的奠基期,这个时段所形成的文化、思想、观念一直延续了整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虽然历代皆有增补损益而发扬光大,但是其基本理念的形成和齐备,则是周代的事情。以丰富的史料,缕析信仰世界与周代社会历史实际的相互关联,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罗新慧教授的这部书稿为完成这一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若论此书的特色,这当是其二。
古代文献关于周代信仰世界的记载,虽遍及于经、史、子类之籍,但皆东鳞西爪,不仅梳理困难,而且往往相互龃龉,甚难牵合一致。清儒礼学大家,多据礼而言礼,在礼书中左勾右连,成绩虽巨,但距离历史实际则往往较远。当代学者多关注面世的古文字资料及史籍,而于礼书则多敬而远之。《周代的信仰》一书却不避繁难,进行多方面的辨析研究,力图熔经史子于一炉,解决许多前人未解之纠葛,并且注意到了不少几微的材料,虽属雪泥鸿爪,但用来解决信仰世界的一些问题却颇有价值。这类创见散布于此书许多章节。善于发现前人未见之资料,董理各种资料而做综合研究,提出新见,不尽协前人矩矱,这是此书的第三个特色。
罗新慧教授不逐世俗热点之好,潜心于是书的撰写,历经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所呈现给学术界的这部著作,全面而系统地展现了周代信仰的核心部分,亦即天、帝、祖先观念发展变迁的不同时段的面貌和特点,以丰富的文献与地下考古及古文字资料进行深入缕析,不做空泛之论,而务以“实事求是”为鹄的,循守有几处证据说几分话的学术原则。这部研究专著为提升周代信仰世界的研究水平做出了扎实贡献,定会引起专家学者和一般读者的关注。
晁福林
谨识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时当庚子年六月
四、后记
这部书稿的写作,历经多年,完成之际,充斥于内心的,是感激之情:
从进入研究生阶段算起,我步入先秦史研究领域已经三十年了,但说起研究成果,真是令人汗颜。我感到自己愧对两位导师晁福林、赵世超教授的殷殷教诲。
晁老师指导我,从事先秦史研究,当以探索华夏文明的产生、发展、演变为职责。赵老师教育我,了解中华文明,必须探本溯源、追踪其初。老师的谆谆告诫,引导我升华学术境界,俾我自励自惕,不敢或忘。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勉力遵循老师的教导,虽不能至于理想境界,但深切地体会到两位老师对我影响甚巨。
我的两位导师,人生经历有十分近似之处。他们都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负笈北上,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之后,又离开了学术中心。晁老师远去黑龙江,任教于中学,赵老师则分配至河北从事考古发掘。待改革开放之后,两位老师才有机遇回归先秦史研究,而那时,他们已经人到中年了。在他们中年、壮年阶段,老师们所承受的学术重担、生活压力,我目睹耳闻。晁老师常年与十来位同事挤在一间办公室当中,读书写作,寒来暑往,精进不懈。而当我读研究生时,有一次帮赵老师搬家,看到老师书桌的一角竟然是用废旧书籍支撑起来的,在场的同学一时沉默不能语。至今走笔于此,当时的酸楚犹在心中。那个时代,老师们生活清苦,也没有什么荣誉,但两位老师不以个人私利介怀,从未停止对学术的探索和追求。他们吃苦耐劳、宠辱不惊、意志坚定,心无旁骛地持恒努力,他们对于学术的孜孜以求、对于正义的坚持坚守、对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热切,时时予我以鼓舞。
回忆学生时代,我非常感谢萧正洪教授。萧老师视野宏阔,热情开朗,在迷茫之时,幸获萧老师的指点,我才能够明晰自己的道路。
在我求学的过程中,有幸结识了齐世荣先生、刘家和先生。两位先生为学界前辈,但他们待人热忱、提携后学,令人铭感不能忘。我还十分幸运地得到了张光裕先生的帮助,张先生古道热肠,对于后辈学生深为奖掖。
感谢金鹏程(Paul Goldin)、柯鹤立(Constance Cook)、吴欣、尤锐(Yuri Pines)、李峰诸位教授,得益于他们的支持,我获得了外出学习的机会。尤老师、吴老师、金老师近年来常常在北师大讲学,他们使我意识到,中国史的研究需要扩展至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衷心感谢我的朋友江湄、张志强、陈惠琴、罗卫东、贺照田,我们一同求学,一同成长,成为一生的切磋益友。借此机会,也致意远方的朋友Linda Meiberg、Mike Meiberg、Gregg Smyrl、孙岩、杨顺子(Soon-ja Yang)、徐诚彬(Daniel Sou)、 Christina Janney(简宁)、Munair Simpson。
感谢韩江苏、杨兆贵、仝卫敏、田率、黄国辉、李凯、刘卓异,师门内的讨论常常予我以启发。感谢毛承慈编辑、李明阳先生、宋嫚以及同学们,他们辛苦付出,校对书稿、提出建议。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5年专项经费的资助,使得本书的出版最终提上日程。
还要特别感谢原协和医院外科杰出的女专家郭惠琴教授,她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感,数次挽救了家人的生命,使我能够在过去的十多年间,虽经历险境,但绝大多数的时间,能够安心平静地工作学习,她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最后,感谢父母对我的养育和教育。我的父亲在十七岁的年龄就离开家乡,跟随部队辗转来到新疆罗布泊马兰基地,在孔雀河边的沙漠中挥洒青春。作为一名工程兵,他见证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随后,又奔赴中印边界反击战。父亲很少说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但母亲说,在我们家里,父亲做出的贡献最大。父母教育我们的,和老师们所教诲的,相一致,也都植根在我的心里。
2020年5月14日写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