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原副会长、山东嘉祥曾子研究院名誉院长
劝,劝勉,勉励。历史上以“劝学”、“勉学”、“赞学”以及“勖学”为题作文者甚多,如尸子、荀子、吕不韦、贾谊、戴德、王符、蔡邕、葛洪、颜之推、韩愈、宋真宗、张之洞、杨昌济等。
那么,他们是怎么勉励学习的呢?他们是怎么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目的),学习什么(学习内容),怎么学习(学习的态度、方法、步骤)的呢?
1、尸子。尸佼,尊称为尸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尸子提出“学积有生”的观点,认为学问之道在于创造。他说:“生积成岳,则楩楠豫章生焉,生积成川,则吞舟之鱼生焉;夫学之积也,亦有所生焉。”在这里他强调“积累”,积累之后可以“生”出新的东西。“学积有生”受到后人的重视。“学积有生”,也有人改为“学积有出”。“生”与“出”都是表明学问积累之后可创造出新的东西,开出新生面。这就是推陈出新,返本开新,生生不息,即在传统的基础之上,新旧相资而新其故,再创造,再开拓,生长出新的传统。
2、荀子。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是诸子百家的殿军。他的《劝学篇》,收入了中学教材,大家都耳熟能详。荀子说: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这里讲学与思的关系,源于孔子“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又讲善假于物,利用工具。以下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渐”的看法,认为习于性成,要善于择居择友,“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接着讲祸福荣辱都由自取,“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荀子·劝学》)
不仅学问在于积累,而且道德也靠积累,所谓积善成德是也。积累善行可以形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然而,积累必须有恒心,有志者事竟成。荀子“学习靠积累”的观念,显然受到尸子“学积有生”思想的影响。积涓涓细流,可以成江海。荀子这段话影响深远,例如《文选》、《说苑》、《太平御览》都引用了这句话,虽文字略有改变,意思是一样的。近人郭沫若先生说:“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此说流传甚广。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除了积累之外,学习要靠自己的“锲而不舍”,“精诚专一”,用心专一。足见学习的志向、态度与方法密切相关。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荀子·劝学》)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举止威仪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
郭齐勇编著《中国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儒学是为己之学。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今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他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所谓空谷足音,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荀子接着讲:学习由何入手,又从何结束泥?自诵读《诗》《书》入手,到学习《礼经》而结束。此即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长期积累,必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死而后已。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的意愿却不能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
学习什么?《书经》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的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和,所以要学习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到达道德的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书经》博大广阔,《春秋经》蕴藏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囊括其中了。总之,学习的内容是经书,途径是研习诗书礼乐,目标是成圣成贤。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荀子·劝学》)
最后讲君子有志,要成为全而粹的人,生死由之,不可移也,谓之德操。这是荀子劝学的目的,即学习、读书是为了成就君子人格,成为全面而纯粹的人。他强调德操——能定——能应——成人,提出了“成人”,“全人”的概念。后人又发展为“完人”的概念。苏州大学、东吴大学的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完人”即源于此。
3、《吕氏春秋》。其第四卷《孟夏纪》有《劝学》(—作《观师》)。
本篇强调“不知理义,生于不学。”“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这里所谓疾(趋)学,即尊师重道,强调学习过程中老师的重要性。故又讲:古闻来学,未闻往教;师生如父子。
4、贾谊《新书》。其中有《劝学》(连语),文字简约。此节亦见于《淮南子·修务训》,或本自《慎子》,亦或《管子》。内容是启导学生虚心看到自身与圣贤的差距,最好能与大贤直接接触、对话,如沐春风。“亲与巨贤连席而坐,对膝相视,从容谈语,无问不应,是降大命以达吾德也。”这种机会很难得,我们的学生应抓住机会,自觉、勤勉地向师长、贤者学习。
5、《大戴礼记》之《劝学》。与《荀子·劝学》相比,其文前半部分同,后半部分不同。在讲“一”“积”之后,没有“学恶乎始,恶乎终”以后的内容(学习六经、君子之学与全而粹等),而增加了孔子的话,发挥学礼的重要性,又引用孔子、子贡的水喻,肯定君子之德与大川,与水的关系。
6、《小戴礼记》之《学记》。此乃《礼记》的第十八篇,強调“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十六个字的纲领。主要讲教育、学校、教师与学生,相当于我国最早且较为全面、系统的一部教育学专著。按朱子的讲法,此篇言古代学校教人、传道授业的顺序,及其得失兴废的原因,兼大学小学而谈。其中包括教育的目的、方针、意义、原则,学校的设置、制度与管理,教与学的环节、过程、方法、经验、教训等。《学记》可能是战国时期孔门七十子后学的作品。《学记》有系统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根本上是要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形成社会良好的道徳风尚。《学记》强调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有:启发、诱导、预防、适时、循序渐进、观摩、善于提出与回答问题,总结教与学的得失见弊。其中,尊师重道、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师德师风、亲师取友、慎于择师、循序渐进、触类旁通、善教继志、长善救失、善喻、启发、诱导、乐学等,都是中国教育史上十分宝贵的理论与经验,值得我们继承与弘扬。“《学记》认为教学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互动的过程……《学记》很多可贵的教育思想都有助于我们建立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观和学生观。”
7、东汉王符《潜夫论》。其中有《赞学篇》。综合此前诸《劝学》,肯定学习的重要性。先举黄帝至孔子十一圣人的从师受教的师承关系,继指读师长之书的重要,继归之于六经。然后引用孔子的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耕也,馁在其中;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该篇强调“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又举董仲舒等人为典范,论证人之性情修养,需“学问圣典,心思道术”。“圣人之制经以遗后贤也,譬犹巧倕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先圣之智,心达神明,性直道德,又造经典以遗后人。试使贤人君子释于学问,抱质而行,必弗具也。及使从师就学,按经而行,聪达之明,德义之理亦庶矣。”“是故圣人以其心来造经典,后人以经典往合圣心,故修经之贤,德近于圣矣。”“是故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
8、东汉蔡邕《劝学》。
人无贵贱,道在者尊。(《文选·潘岳前居赋注》)
木以绳直,金以淬刚,必须砥砺,就其锋铓。(《御览》七百六十七)
明珠不莹,不发其光;宝玉不琢,不成圭璋。(《御览》八百三)
鼫鼠五能,不成一技。五技者,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泅不能渡渎,能走不能绝人,能藏不能覆身是也。(《尔雅·释兽》释文引蔡伯喈《劝学篇》《易?晋》孔颖达疏)
郭齐勇《熊十力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9、东晋葛洪《抱朴子》。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见《抱朴子·崇教》。固志:坚定志向。学问的广博在于学而不倦,学而不倦在于志向坚定。指出学问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学而不倦,能作到学而不倦的内因在于目的纯正,志向坚定。青年人应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坚定的志向,才能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才会作出巨大的成就,
水则不决不流,不积不深。
见《抱朴子·勖学》。决:疏导,开通水道。这两句大意是:水道不疏通,水就不会畅通奔流;水若不积蓄容汇,也就不会成为深广的江海。这两句以水为比喻,前句说明在学习中遇有疑难,困惑不解,如果没有人具体指导,解疑释难,就不会茅塞顿开,一解百解;后句说明学习是一个渐进过程,如果不能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就不能成为知识渊博、有学问有本领的人。
千仓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
见《抱朴子·极言》。一耕:一次耕耘。干天:冲天,耸人云天。木:树。旬日:十日。长(zhǎng掌):生长。这几句大意是:千仓万箱的粮食,不是一次耕耘就能得到的;高人云天的大树,不是十天工夫就能长成的。这几句话是比喻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得到硕果,就必须不断努力,坚持不懈地下工夫,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经过渐变的过程。可用于说明对待学习和事业应持的态度。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
见《抱朴子·博喻》志向投合的人不认为山海的阻隔遥远,意见不合的人不认为咫尺的距离很近。所以有的人跋山涉水从各处来相聚,也有的人就在眼前却不相交往。
此外还有励志向学的格言:“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身。
10、颜之推《勉学》。颜之推,南北朝至隋时人,字介,生于江陵(今湖北江陵),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他说: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以致甘软,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礼为教本,敛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济穷恤匮,赧然悔耻,积而能散也;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脩身以求進也。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脩身利行,秋實也。
即是说:读书做学问的原因,本意在于使心胸开阔,洞明世事,有利于行动罢了。不懂得奉养双亲的,要让他看到古人如何探知父母的心意,顺受父母的脸色,和声下气,不怕劳苦,弄来甜美软和的东西,谨慎戒惧,行动起来照着去办;不懂得侍奉君主的,要让他看到古人如何尽守职责不越权,见到危难接受任命,不忘对君主忠谏,来有利于国家,于是凄恻自省,想要效法他们;一贯骄傲奢侈的,要让他看到古人的恭俭节约,谦卑养德,把礼作为自我教育的根本,以端庄的神情,抑制自己骄傲的神色;一贯见识浅薄吝啬的人,要让他看到古人的重义轻财,少私寡欲,周济穷困的人,于是羞愧生悔,将积聚的钱财分散给别人;一贯暴悍的人,要让他看到古人的小心谨慎,贬抑自己,人老的时候还能够待人宽容,尊贤容众;一贯怯懦的人,要他看到古人通晓生命的意义,坚强正直,说话诚信,做好事不求回报,奋发图强,不可慑服。这样历数下去,所有行业无不如此。即使不能做到纯正,至少可以去掉过于严重的毛病。学习所得,施行起来没有不见成效。世人读书的,往往只能说到,不能做到;所以,他们的忠孝没有人听说,仁义不足道;如果让他判断一件诉讼,一定不会弄清事理;如果治理千户小县,一定不会管好他的百姓;如果问他造屋的事情,一定不知道楣是横的还是竖的;如果问他耕田的事情,一定不知道稷黍哪个早而哪个晚;吟诗谈笑,诵读辞赋,这样的事情已经很悠闲,只能增加一些迂腐荒诞的才能,而对处理军国大事,一点没有用处。所以被武将、平俗的小吏们共同讥笑诋毁,确实是由于这个原因吧!这是学习的人要求得长进的原因啊!我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视同辈。大家仇视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鸱枭那样,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不同:古之学者为已是补已不足,为人是行道利世;今之学者为己是求取功名,为人则只是空口说说而已。春华秋实,根本在下力气耕耘。
颜之推在这里说的重点是行而不是学,是实践而不是理论,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学行一致,表里如一。他的意思是,我们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也不是为了增加谈资,或标榜自己而读书;读书、学习,是为了修养自己,身心合一,恪守规矩,深明大义,慎言谨行,实行忠孝仁义。学习、修养,最后应落实在伦理职份上,做到家庭和谐,敦亲睦邻,守望相助,敬业乐群,事业有成。应如古之学者那样,学习对内是为了弥补自己,增益知识与才能,对外则是为了利国利民。
郭齐勇主编《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唐韩愈《师说》与《进学解》。
韩愈面对空疏的学风,振起实学。他在《师说》中充分肯定老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他认为,老师首在传道,而且师与道是分不开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他一方面强调慎于择师,另一方面又肯定圣人无常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老师固然重要,然而学生的主动性则更为重要。韩愈在《进学解》中特别强调学生方面的能动性,尤重学生的勤学与善思: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可以说是永恒的真理,颠朴不破。尤其是关于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主张,影响深广。韩愈读书学习有很多方法,如爬罗剔抉,提要钩玄等。从以上引文看,他的重点是排斥佛老,回归六经。韩愈比较敏感,有强烈的“文化自觉”。面对佛老的挑战,他发出卫道的呼唤,开启了宋明清道学(理学)的先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劝勉学习,其实是有文化立场的,从学习什么,排斥什么中可以作出判断。
12、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
宋朝第三个皇帝真宗赵恒的《励学篇》,其中有日后成为谚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这种读书学习的功利性目的,十分明显。这是流俗的“读书实用论”,在民间社会有其影响。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13、张之洞的《劝学篇》与何启《劝学篇书后》。
近代以降,有学者、政治家继续接着劝学的传统展开讨论,渗入了时代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之洞(1837--1909)的《劝学篇》与何启(1859—1914)的《劝学篇书后》对张之洞的批判。“张之洞写《劝学篇》,意在两线作战----一方面批评保守派的‘守旧’、‘不知通’,另一方面批评维新派的‘菲薄名教’、‘不知本’。他企图在保守派和维新派的主张之间寻找第三条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这是洋务派文化思想的核心。何启《劝学篇书后》是维新派批判洋务思想的代表作。何启批判“中体西用”说,击中论敌要害,彻底,划清了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思想界限。19世纪80—90年代,面对国土日丧、主权日削的严酷现实,先进的中国人对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作了进一步探讨,要求用西方议会制取代封建专制,由此造就了一批早期维新思想家。何启就是其中最为激进者之一。他的政治观点和主张,体现在《新政真诠》文集中。
14、日本福泽谕吉《劝学》。福泽谕吉(1834-1901)是日本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该著作充分发挥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的自由平等之说,提倡日本的自由独立人格,并根据“社会契约论”,强调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号召日本人民舍身为国,使日本文明赶上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贯穿该书的主导思想是以“学问”培养日本人民的独立人格,振奋民族精神、从而保持日本民族的独立。在福泽谕吉看来,国家的独立、社会的文明进步及个人的独立人格的塑造,其最大的障碍就是专制集权主义。不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和独立,还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个人独立和自由,都要依靠教育才能求得。
福泽谕吉认为,要培养人的独立的人格,也只有依靠教育、依靠其向学的程度。最为重要的就是学者们要树立振国励民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振兴国家,促进“文明开化”的重担,超凡脱俗,振励乾坤,而不要自甘庸俗。独立的人格必须具备于实际生活和社会文明进步有实际用处的科学文化知识。此外,还要培养人们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是人实现其独立人格的媒介。
福泽谕吉的劝学已突破了古代劝学的藩篱,明显具有近代民主精神、思想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内涵,对中国近代知识人的影响颇大。
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版
15、杨昌济《劝学》。杨昌济(1871-1920)“自闭桃园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他对“劝学”有特别的研究,对“劝学”诸篇如数家珍。他认为历史上凡以学问为最高使命者,多关心一时代学问之建设的人,无不以“劝学”、“勉学”、“赞学”以及“勖学”为题作文。他反对赶热闹,指出,真学问需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劳神费思而成,而非唯利者,巧言而成之,包装而成之,宣传而成之。吾人处于今日风雨飘摇之时势,对于国家当有如何之责任,对于世界当取如何之态度,此不可不深思而熟察者也。他认为,夫一国有一国之民族精神,犹一人有一人之个性也。
吾国输入西洋之文明,有其进步之次第焉。其始也以为吾亦师其铁船、巨炮,但取敌之而已,他非所宜用也;既乃学其制造,谓工业可以致富也;终乃师其政治、法律。吾则谓吾人不可不研究其精神科学也。
个人必有主义,国家必有时代精神。
哲学者,社会进化之原动力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哲学思想,欲改造现在之时代为较进步之时代,必先改造其哲学思想。吾国近来之变革虽甚为激急,而为国民之根本思想者,其实尚未有何等之变化。正如海绵波涛汹涌,而海中之水依然平静。欲唤起国民之自觉,不得不有待于哲学之昌明。
且夫学问并非悉求之于他国也。吾国有固有之文明,经、史、子、集意蕴閎深,正如遍地宝藏,万年采掘而曾无尽时,前此之所以未能大放光明者,尚未谙取之之法耳。今以新时代之眼光,研究吾国之旧学,其所发明,盖有非前代之人所能梦见者。吾人处此万国交通之时代,亲睹东西洋两大文明之接触,将来浑融化合,其产生之结果,盖非吾人今日所能预知。吾人处此千载难逢之机会,对于世界人类之前途,当努力为一大贡献。
杨昌济先生强调时代精神,肯定哲学的昌明和弘扬固有文明的精华,主张以新时代的眼光发明旧学,合东西两洋之文明一炉而冶之,以贡献给世界。
以上足见我国劝勉学习的传统及其时代的变异。到近代,天崩地解,国族遭遇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开放时代,知识人开始学习新学(主要是西学)。于是,学习的目的、内容、方法等,都“与时偕行”。时异势移,中华民族努力向学的进取精神却一以贯之。